• 导航

杜甫:我的一生都在缺钱,可我不在乎

每日8点,文化早餐点击 拾文化 关注 / 置顶公众号  
情感|新知| 文化| 生活  

凝视黑暗的深刻

李白惊鸿一瞥,白居易贯穿始终,这两位代表着盛唐浪漫主义与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伟诗人,在电影中隔空交汇。然而这其中,似乎缺了谁?

是了。唐两百多年历史,所出诗人群星璀璨。而在李白白居易中间,横亘着一个 杜甫

杜甫:我的一生都在缺钱,<a href=百度,可我不在乎" src="http://www.sohu.com/a/494937323_118887/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1014/dd8ce3a292254bceb15fcc019149a92d.jpeg" />

盛唐诗歌花开两朵,李白浪漫,杜甫深沉,二者皆豪气干云,但李白的眼睛始终望着酒神,倒是杜甫凝视大地,保持着难得的悲悯。

而谈及写实,现实主义诗歌自杜甫发扬光大,白居易读懂了他,于是将诗歌这一精英艺术拉向了平民;但在豪气上,杜甫略胜一筹。

都说杜甫“集大成”,一点没错。大唐诗人群像里如果少了杜甫,就等于少掉了半边魂魄。

展开全文

清霜大泽冻,禽兽有余哀

说到杜甫,很多人会想到李白。的确,大唐诗歌的巅峰,除了这两位诗人,再也没有其他人的身影。

如果李白代表的是大唐盛世,那杜甫,无疑代表了大唐盛世的背面——疾苦人间。

《李杜索句图(局部)》张大千

话说,当年李白、杜甫和高适曾一同在孟诸打猎。

某夜酒酣,李白写下一首 《秋猎孟诸夜归》,写的是“鹰豪鲁草白,狐兔多鲜肥”。而杜甫望着茫茫大泽,也就着火光,默默写下“清霜大泽冻,禽兽有余哀”。

李白感叹野味鲜美,杜甫站在大泽中央悲天悯人;李白的眼睛望着天,杜甫的眼睛凝视着地;李白是极乐的阳,杜甫是深沉的暗。

不过,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杜甫深锁的愁眉,不是与生俱来的。年轻时,杜甫也曾是浪漫的文艺青年,而李白正是这位青年的偶像。

裘马颇轻狂

杜甫出身名门望族,又有个极其疼爱他的姑母,从小就过着温馨和文雅的生活。

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的表演,他十几岁就看过,当时名震一时的音乐家李龟年,他也见过很多次,那句有名的“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写的就是跟李龟年的重逢。

二十几岁,杜甫去了北方,更是经历了其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他遇见了偶像李白,一起游山玩水,一起采药,一起喝酒;直到高适加入进来后,三人行更青春快乐,整日扬鞭策马,纵酒打猎。

那段时间,杜甫的诗风是这样的——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

迷仙,迷酒,迷李白。论追星,杜甫不一般。李杜在济南分手时,李白写诗给杜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干了手里这杯酒,李白潇潇洒洒又去浪荡红尘了,可此后数十年,杜甫却不停地在 “赠李白”“梦李白”

这,就是李杜之间的差异:李白自我,杜甫利他。

大概是性格和运气使然,当苦难来临,巨大的落差令杜甫的眉骤然蹙起,此后再也没有完全展开。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是杜甫绝妙的自画像,写在生命末期的一次迁徙过程中。

杜甫这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不停地迁徙,江南、齐赵、洛阳、长安、凉州、成都、荆湘……一路走来,从长安开始的后半生更全是苦难

弱冠少年垂垂老矣,最后苦难都凝结成一身的病,一个瘦硬的背影,一对深锁的眉。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