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揭秘云南籍诗词学霸李浩源(附精彩视频
点击"春城晚报乐学派"关注我们
各位亲应该还记得,昨天,乐学君就大张旗鼓地介绍过云南小伙李浩源了!引来许多围观和赞叹。其母校云大附中和云师大附中的老师和同学们也纷纷转发,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这位隐藏在《中国诗词大会》的高手,饱读诗书,出自云南昆明,曾被高晓松称为才子!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昨天下午,乐学君就第一时间联系到了人在昆明的李浩源。一起来听听他的成长故事吧!
在央视《中华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备受网友关注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以10场比赛最高分的成绩夺冠!这位曾靠“飞花令”出口成章的00后美少女,腾讯,用实力诠释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过,除了武亦姝,这档节目中还有很多值得记住的“牛人”!而其中也有来至大云南的“诗词达人”李浩源。第一期以百人团最好成绩成为挑战者,然而,李浩源的表现虽然非常精彩,九题全部回答正确,最终得分比后来的擂主陈更少了8分,未能更进一步。
展开全文
李浩源早在2021年就以高中生身份参加过《汉字英雄第二季》,当时的他凭着对唐朝文化的了解,被网友誉为“唐朝通”,圈走了不少迷弟迷妹。李浩源每写一个字都能讲出一个和唐朝有关的典故,令评委和观众咋舌。从藩镇割据、市舶司到回波舞,高晓松直言:“这是唐朝大才子来了,真厉害。”马东更是夸赞:“让大家长见识,终于把你盼来了。”
但低调的他甚至连微博都保密,无人知晓。虽然不少网友在网上发出“寻找李浩源”的帖子,但至今为止关于他的个人信息还是非常少。趁着寒假,记者几经周折联系到在昆明的李浩源。他谦虚地表示,喜爱古诗词纯粹是个人喜好,而被更多的网友和观众喜好是意料之外的事情,能在央视的平台上更来自全国的选手同台竞技,已经达到了参与的目的。“虽然很遗憾没能更进一步,但明年我不会再参加了,希望更多有才华的诗词爱好者能登到央视的平台。”
以下是李浩源在本次诗词大会中的视频,视频时长约14分钟,请在WIFI下观看,土豪随意
学好古诗词
让学生产生共鸣更重要
伴随《中华诗词大会》的热播,国学的关注度再次走高。但不少家长和学生认为,目前在学校教学中出现的古诗词类的课文较少,而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如何让中国传统经典传播开来?
“我觉得目前从初中到高中的语文课本中,古诗词的选择已经非常精炼,老师和家长更多应该关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兴趣。”李浩源觉得,人文类学科的学习,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首先要喜爱才会不断地接触和被感染,然后再去慢慢地融化成为自身的特长。“所以如果老师能通过引导让学生对传统古诗词产生共鸣并不由自主地学习,那比任何学习方法和教材都重要。”
从小爱阅读
初高中语文老师影响不小
说起自己在古诗词方面的积累,李浩源表示,实际没有刻意去记忆或背诵,主要是受家庭影响。“我爸爸爱好文学、历史类的书籍,从小我就在他的影响下阅读,才对中国历史、古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而时候,爸爸隔三差五就带我去逛书店,也让自己养成了喜欢看书的习惯,看各种各样的书籍,认识了很多汉字,积累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而除此之外,初中语文老师的引导性教学和高中语文老师的专业性教学也对李浩源古诗词学习提高颇多。“在云大附中时的语文老师是以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讲到杜甫的诗,她们会以分享情感的方式,带动我去理解诗人的情绪,再读懂文字;而在师大附中时的语文老师则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专家,听她讲课感觉非常享受。”李浩源觉得,正是初高中的语文老师,让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从纯粹兴趣爱好发展成为更学术的专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