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头版头条推出重磅长文:深圳领跑
编者按:
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后,《经济日报》今日头版头条推出重磅长文,深入解析深圳奋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跑创新发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深圳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大路上高歌猛进,继续领跑,一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创新之都正在南海之滨巍然屹立。”
敬请关注!
深圳领跑
——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调研记
深圳前海湾畔,海风习习,一块镌刻着“前海”二字的巨石矗立在鲜花丛中。
前海石是中国开发开放历程的见证者。2021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这里,发出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召。
“3天一层楼”曾是“深圳速度”的象征,“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深圳继续领跑,不断创造新的奇迹:2021年,GDP超越香港;2021年,GDP超越新加坡;2021年,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越硅谷、纽约、以色列……
深圳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承担着更大的使命。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中,深圳被赋予“核心引擎”的定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中,深圳被赋予“高质量发展高地”的使命。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高度评价。
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到2021年,深圳经济总量从2.7亿元增长至2.77万亿元,创造了40年增长1万倍的奇迹。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大都市,从荔枝节到高交会,从“三来一补”到中国“智”造,深圳的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阔。
图为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人才公园。人才公园毗邻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占地面积77万平方米。(资料图片)
蓬勃升腾的创新之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圳以总书记指示精神作为行动指南,将目标瞄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今天,时代再次选择了深圳,深圳必须有新的更大作为。”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
传统的城市化强调人口向城市的聚集,而创新型城市化则更加注重创新要素向城市的聚集。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深圳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从传统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转型,展示出对创新要素极强的吸附能力。
站在南山区云科技大厦53层俯瞰深圳市区,自东南方向的深港交界处开始,跨西丽水库、阳台山、铁岗水库,青山绿水的扇形区域内,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南山智谷产业园、大学城片区、鹏城实验室、大疆天空之城、南山区科技联合大厦、传音控股大厦、天珑移动大厦等错落排列,形成了深圳创新型城市的“排面”。
“深圳把最好的地段拿来建大学,建科学城。”深圳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二级调研员马蓉说,在深圳有两个知名大学城,一个是深圳大学城,另一个是国际大学园。深圳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聚集其中。深圳累计开办高校15所,全日制在校生11.32万人。未来5年深圳还将筹建5所高校,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储备难题。
每一个片区都是创新阵地,每一栋楼宇都是创新空间。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钟海介绍,自2021年4月起,深圳国家高新区扩容,面积从11.52平方公里扩大到159.48平方公里。18个重点区域遍布全市,定位是“引领和代表全市质量型开发建设的核心地区、探索全球创新之都创新空间供给的先行地区”。
目前,深圳累计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省实验室4家、基础研究机构1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各类创新载体27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