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打好德尔塔变异株疫情防控阻击战(人民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图①: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道张家湾社区,医护人员在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
伍志尊摄(新华社发)
图②: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党员干部在为隔离人员配送物资。
夏存喜摄(人民视觉)
图③:工作人员在湖南省张家界天门山景区入口处消毒。
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8月26日起,江苏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恢复国内航班运行;8月27日起,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天门山景区和张家界大峡谷景区恢复开放;9月9日,江苏扬州全域已降为低风险地区……一些前段时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按下“暂停键”的封闭、封控区,不久前陆续解除封闭管控措施。
“目前,我国本轮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米锋8月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这一疫情防控成果,引人瞩目。
“当前,全球疫情起伏反复,病毒频繁变异,德尔塔变异株加速传播,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上升,稍有松懈麻痹,就会导致‘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7月份以来,南京、扬州、郑州、荆门等地相继引发聚集性疫情,截至8月14日,全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涉及16个省份,现有150个中高风险地区。短时间内多源、多点发生的疫情,使我国面临2021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8月16日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疫情均由德尔塔变异株引起。德尔塔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针对近期出现的多点散发疫情,各地各部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守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面对本轮疫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根据地方疫情形势和工作需要,向重点省份派出工作组,指导地方科学精准地打好疫情阻击战。“经过一个月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奋战,江苏南京市全域已降为低风险地区,扬州市社区层面风险已基本消除。8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江苏工作组人员全部撤离江苏。”8月26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信息:“事实证明,国内去年以来形成的新冠肺炎疫情处置经验和方法完全能够应对德尔塔毒株。”
国家卫健委疾病预防控制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表示,我们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以及常态化防控措施,这些措施是明确的,也是具体的,而且经历了30多起疫情防控的实践检验,证明也是有效的。
日前,记者走进江苏南京、扬州,湖北武汉,湖南张家界等地,走近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流调人员、检测人员、救护车司机、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听他们讲述从严从紧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阻击德尔塔的难忘故事,感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理念、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丁松宁——
以快打快,精准溯源
夜色渐浓,时针悄然划过零点,江苏省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联合流调中心江宁区办公点灯火通明,电话铃和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科副科长丁松宁正在紧张忙碌。
“因为德尔塔变异株特点是传播力强、传播速度快,所以我们所有的疫情防控措施就突出一个‘快’字,要以快打快,提高各项防控措施的速度和效率。”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司长高光明8月13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在与病毒赛跑中赢得先机,各地着力加快流行病学调查进度,扩大排查范围,力保风险人员在24小时内流调和管控到位。
7月27日2:40,“流调工作信息群”一阵屏闪,丁松宁手指滑动鼠标,快速向上翻阅。
“确诊病例王某,80岁,女性,方言口音重,记忆力较差……@联合流调二组,请接收信息!”
“收到!”丁松宁旋即根据系统提供的联系方式,拨通王某的电话。彼时,王某正在转运途中。本轮疫情期间,南京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流调效率,转运过程中及时收集相关信息,确保24小时内完成流调。
起初,与王某的询问、流调很不顺利,联系她的丈夫、儿子、邻居也一无所获。
7:30,彻夜未眠的丁松宁拿起一盒天麻醒脑胶囊,取出两粒服下,这是妻子托人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