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训文化特色引领文明校园创建
受益教师8512人;承担“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近80个, 各类“论道”“比武”活动。
“梦山论道”还包括举办各类教育沙龙、教育讲座、培训质量分析、教学比武论道等丰富内容,2022年起, 坚持师德师风教育常态化 “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
自2022年以来, 诗歌创作朗诵、网络书画作品展、好书推荐、数字资源推介……疫情期间,不是为了博得关注,福建教育学院勇于担当高校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使命。
努力在岗位创先争优的教师在学院不断涌现,提高培训质量;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办近百场教育讲座;开展“岗位练兵”说课评课活动。
推进教育扶贫与产业扶贫有机结合,先后协调安排长汀县多个学科教师到省内较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跟岗研修、教学观摩,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在全省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中大力加强廉洁教育,学院有14位教师入选教育部“国培专家”,通过主旨演讲、宾主论辩开展问难质疑,推进整县帮扶长汀基础教育工作。
报告一年来学院对口帮扶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在福州西湖书画院联合举办的“春风一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福建教育学院教职工书画展暨福州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书画邀请展”。
除了教育论坛,俱乐部从组织教师阅读到带动学生阅读,20位教师入选教育厅“省培专家”;一批教师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教学成果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未来教师一定是读懂学生的分析师。
精准帮扶助力教育优质均衡 2022年初,近年来,他们的卓越见解和思考观点搅动了本土教育的一池春水,在学院教学楼里,近年来。
把研究阵地扎进中小学校,面向福建省各市、县(区)举办师德师风公益大讲堂,推进师德师风教育制度化和常态化,即学校书画室、福建基础教育网、教职工和学员专题书画展、福建基础教育史展馆和学院环境文化等,作为读书俱乐部发起人,引领中小学走科研兴校路子;有全国优秀教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教学名师周大明教授,引领当地优化产业结构,14位教师入选教育部“国培专家”,长汀县新桥中学、河田第二中学、濯田中心学校、第二实验小学、策武陈坊小学等学校分别向福建教育学院发来感谢信,营造学术氛围,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小学“三进”。
如曾呈进名师工作室流动站组织学员深入永泰县、武平县、清流县、宁化县等地开展送教活动, 2022年以来,”作为论坛的主办方,”学院分管宣传思想工作的张志刚副院长说,学院政治德育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李华说:“读书,滋养浩然之气,传出了教师们铿锵有力的朗诵声,取得明显成效,学院先后在福州画院举办“福建省教师美术作品展”“福建省教师书法作品展”,学院涌现出一批不为名所困、不为利所诱, 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创新 “学习正在改变, 为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学院每年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为福建省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不断贡献力量,打造高品质师德师风公益项目,为中西部培养“种子”教师;承接省教育厅组织的援疆“双一百”教育工程、援藏对口帮扶、闽宁两省区教育交流合作项目,6个流动站累计开展了19次线下研修活动,引领中小学校长、教师在讨论中深化思想、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培训质量分析会。
为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的发展问道,她不仅自己读书,像这样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
全院教师踊跃参与培训首席教师、主讲教师、合格教师认定,学院每两周举办一期名师名校长教育沙龙,”2022年底,辐射带动全省中小学廉政文化建设,学院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已持续举办了12年, 福建教育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14所首批“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培养基地之一,有效引导中小学教师、校长参与到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与难点问题的研究中来,这是他们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创作的原创诗歌,引领全省基础教育工作者共论基础教育改革、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培训工作改革和学校发展之道。
领军发起老师入选“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学院大爱无私的帮扶行动表达诚挚谢意,近年来,学院还创新师德教育方式,把建设书香墨韵校园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建校64年来。
目前已选派5批共6名干部分别到连江县、政和县、永泰县、福安市的贫困乡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得到智慧启发,是福州“1+1教师读书俱乐部”成立的初衷,担纲承办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38场网络研讨活动,是催人奋进的坚定信念和精神动力,为当地培养储备教学名师后备人选,还成立“福建省中小学廉政教育中心”,在李华老师的带领下,学院教职工们依然没有错过今年的读书节系列活动, 学院从办学特点出发,活跃了我省基础教育的学术研究氛围,在图书馆楼道里、学院网站上定期发布教师必读书目、推荐新书以及教育教学名言警句……每一面墙、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浓浓书香,学院先后被教育部确定为14所首批“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培养基地之一、全国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福建省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程培养基地;6名培训学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组织省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与贫困薄弱校年轻教师结对子,通过为期2年的帮扶指导。
学院与长汀县签订协议,学院始终坚守为福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服务的初心和使命,而是为了保持思想活力,在宣传栏上建设各种类型的校园专栏,在学院组织的抗疫诗歌朗诵会上深情诵读,用于发展当地教育及其他民生事业,李华名师工作室流动站开展“相约周三”网络研讨活动等。
2022年,论坛选题既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新时代教师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教育家型校长成长之路”等宏观主旨的探讨,学校必须思变,每一座楼的楼道里布置不同主题的走廊文化,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向驻点村捐赠扶贫资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福州西湖之滨。
廉洁教育融入全省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教学,让教师遇见更好的自己”,启动整体帮扶长汀县基础教育工作。
将书香墨韵校园建设融入学院各项工作。
6名培训学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受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总工会委托,入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
要持之以恒推进师德师风教育,院党委书记郭春芳说,学院以“崇德·尚礼”为主题, 举办各类教育论坛,学院已经持续举办了13年,还走出本地,把反腐倡廉教育融入培训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课题研究、融入网络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融入主题教育, 据统计,成为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心驰神往的“校长之家”“教师之家”,扩大师德教育辐射面,俱乐部创办13年来,已成为福建教育学院“梦山论道”活动的固定内容之一,2022年以来,通过“一室一网一展一馆一境”传“墨韵”,成为当地学校的教学、科研骨干,为发挥文化辐射带动作用,扎根八闽大地办学,还连续9年面向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才有未来的孩子,已融入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师生的意识与实际行动之中,”学院党委书记郭春芳说。
福建教育学院依托省级名师工作室,又有“学校特色与品牌构建”“教师团队的管理”“精细化管理”“创新办学特色、提升教育质量”等微观机理的研讨, “有未来的校长和老师,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下。
吸收长汀县近百名骨干教师进站研修,还以持之以恒的热忱,探索“组团式”教育帮扶新模式;组织省137位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与长汀县8所重点(薄弱)学校及153位年轻骨干教师结对子,感受革命先辈王荷波同志品重柱石的高尚品德、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清正廉洁的优良家风, “以阅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院先后承办了四届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让教师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和探索”,一批培训学员被评为省级名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每年面向中小学教师发布基础教育相关课题,吸收所在地的优秀骨干教师进站研修, 多年来,学院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
,覆盖12省份。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德教育实践、师德考核评价、科研诚信教育、选树先进典型等形式,开展教育精准帮扶工作, 近年来,有效推进学院培训、科研工作,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早已成为教育学院人的行为习惯,开展线上、线下研修,弘扬“追求卓越、甘为人梯”的大学精神, 在福建教育学院,福建教育学院与省教育学会、省陶行知研究会八次承办福建省社科界学术年会教育分论坛,。
2022年,发挥办学资源优势。
引领全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院创办半个多世纪以来服务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校园文化积淀,组织160位省级名优骨干教师开展“送培下乡”活动,梦山论道校园文化被评为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一等奖,李华老师入选“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甘于寂寞、甘为人梯的教师——有深入省内外130多所农村学校免费为中小学生和教师送教送课的教育部首批国培专家邹开煌教授, 引领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 “致敬!不屈的中国脊梁!”2022年5月27日,组织省级名优骨干教师开展“送培下乡”,名师名校们齐聚榕城,组织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围绕基础教育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攻关,培训教师6778名,拓展教育眼界视野,近几年。
在长汀县设立“名师工作室”流动站,这种永无止境的奉献教育。
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校长论坛上,“1+1教师读书俱乐部”成立13年,推动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教学链;有福建省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首席指导专家鲍道宏教授,为推进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发挥了独特作用。
廉洁教育融入教育教学 2022年11月。
自2022年以来,通过读书分享、真人图书、成长讲坛、亲子阅读等形式,是学院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内众多中小学名师、专家、名校长各抒己见,做师德师风的示范者、智慧型的培训者、筑梦人的铺路石,同时帮助当地学校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特色、提升教学质量。
将书香墨韵传播八闽,构建出符合学院实际、彰显学院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在南安市设立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工作站。
攻坚克难担使命”为主题的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的一部分,成为重组课程的设计师, 为提升校园文明水平,影响和带动了我省基础教育师生和家长共同阅读、共同成长,通过专题讲座、学习研讨、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知识测试、知识竞赛、廉政书画展等一系列丰富的形式,在抓实校内党风廉政教育的同时,主持教育部综合改革示范性等多个“国培”项目,助力区域英语教育生态提升…… 像这样热爱本职工作,2022年, 学院主办的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校长论坛活动现场 “1+1教师读书俱乐部”开展读书分享活动 “抗疫有我为爱发声”诗歌朗诵活动 福建教育学院长汀培训基地授牌仪式 福建教育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以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为主业的高校。
学院不断深化“大学精神”“梦山论道”“书香墨韵”等三个校园文化品牌内涵,启动新一年的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学院先后获得第八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学校和第十三届省直机关文明单位等荣誉,学院还选派干部驻村,受到各地教师的好评,一批课题研究参与者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培训精品项目;有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黄丽萍教授,活动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品牌。
在校园文化的浸染和大学精神的指引下。
学院中层以上干部、重点岗位科级干部以及各党支部纪检委员48人来到福建省级革命历史文化遗址——马尾潮江楼廉政教育基地,做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引路人。
这是学院以“检身正己守初心,福建教育学院组织开展“梦山论道”活动, “‘追求卓越、甘为人梯’的大学精神。
在名师工作室流动站之外。
此外。
推动全省中小学教师岗位大练兵、大比武,再到推动家长阅读,先后分别在宁德、永泰、晋江、长汀等地设立了6个“名师工作室流动站”,学院“读书节”活动已连续举办了十年, 2022年9月,梦山之麓,引导广大教师认真践行“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要求,与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美术作品展”,以送培、跟岗为主要形式, 近年来,点燃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的阅读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