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散文】母亲目光伴儿行
当兵以来,最让母亲开心的事就是我休假回家。而今年,已经被批准休假的我,因为驻地疫情再一次对母亲食言。
夜深人静,幽幽月光透窗而入。我倚在屋内一角,翻看着手机里的家庭相册,一张小时候依偎在母亲怀里的照片,勾起了我对她深深的思念。
6年前,我第一次离开家,踏上了从军之路。
母亲怕我到军营会有诸多不适,临行前夜,反复叮嘱鼓励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遇到困难,别担心,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要团结战友;遇事情多向领导请示……可我,把这一切都视作了唠叨,听得不耐烦,天真地以为,母亲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自己肯定可以闯出一片天。
直到我进了军营。豆腐块让我叠成了“大面包”,3公里成了我的“老大难”……看着同年兵被子修得越来越有棱有角,军事体育也屡屡排名在前,我才发觉自己青春叛逆急于自立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和可笑。初到军营,因为不熟悉环境,再加上事事落后不如人,我时常有放弃的念头。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之前在家与母亲生活的点滴,不断在我脑海中上演。
入伍的第14天,在军营的第一个中秋。我迫不及待给母亲打了个电话。本想着跟她诉诉苦,可接通电话的一刹那,母亲一开口,泪水瞬间蒙住了我的双眼。电话那头,母亲说:“儿子,在部队过得怎么样,别人行我儿也一定行。要好好干,干出个名堂来。”听到母亲的激励,我把军营生活的不适和辛酸咽到了肚子里,那些不快也随之烟消云散。别人行,我也一定行。体能不好,我就自己加练,跟班长请教方法;被子叠不成型,我就早起,拿小板凳压被子、掐线型抠棱角。渐渐地,我适应了部队生活,也在新训结束赢来了我军旅路上的第一份荣誉。
我原以为,过了新兵连,戴上了列兵军衔,自己就是一名真正合格的军人了。没想到,下连后还有更多挑战等着我。学专业加班熬夜,练体能没日没夜,犯错误接二连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由于我总是专业训练开小差,班长发现后向指导员汇报了我的情况。
一天,全连组织家书诵读会。母亲在发来的视频中说:“强儿,你在妈妈心里一直都是最棒的,妈妈相信你肯定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看着母亲那亲切的面孔,听着她句句关心鼓励,不觉间,泪水溢满眼眶,我心里也感到无比惭愧。因为,我从未告诉她,我不好好学专业,是因为我害怕操作失误导致重大事故,我始终克服不了心理障碍;我也从未告诉她,我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优秀,我虽年轻,可体能却远不及入伍多年的老班长。
班长说,自那天起,我就像变了一个人。学专业更用心了,总是追着专业组长问东问西;体能考核名次也逐渐有了进步,周末还能看到我追着落日奔跑的身影。指导员看到我的成长进步后,不时在连务会上表扬我。经过一年的努力付出,我终于尝到了收获的甜头。给母亲打起电话来也越来越有底气。母亲听到我分享的喜事,一个劲儿地夸我。我发觉,大概那是让她最能感到快乐的事了。
入伍第5年,我面临复转。母亲第一次提出想让我回家。要是早几年,我定会一口答应。但这几年,营区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我的成长进步,入党、被嘉奖,我摸着这身军装,向母亲表达了想留队的意愿。因为在这里,我已经定下了我的人生目标和奋斗理想。
我也常感慨,军营是个神奇的地方。当兵几年,我看到有些人来时平平无奇,却在军营中慢慢绽放光彩;我看到有些人褪去了幼稚和浮躁,变得沉稳而成熟。而我,也成长为一名真正有担当的军人。
我不再迟疑,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说出那个让她再一次失望的消息。
“没事,妈都理解,你是妈的孩子,也是一名军人。”挂断母亲的电话,我信心满满,新的一年,我一定再带一枚奖章回家。
作者:凌远祥